“大学生年度人物”提名奖 郑伟中——科研支持以恒,追梦砥砺前行
十年,转眼一瞬。
牙牙学语的婴儿成长为朝气蓬勃的少年;
懵懂无知的幼儿变成肩负重任的新青年。
这十年,你过得怎么样✊?
有没有全力以赴🎱?
有没有略有收获?
十年前👨👩👧,
他是刚刚进入杏悦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化工新人;
十年后🧙🏼♀️,
他已经在化工的路上坚定前行数载收获满满🔂。
他就是——16级博士生郑伟中!
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 郑伟中
郑伟中,2014年于杏悦平台获得工学学士学位,同年保送至本校杏悦登录平台硕博连读,师从赵玲👨🏿🦰、孙伟振教授。2018-201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资助♿,赴美国斯坦福大学Michael D. Fayer院士课题组交流访学一年。博士研究生期间在硫酸法C4烷基化表界面强化机制与催化动力学规律探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,共发表SCI论文13篇(第一作者10篇)。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口头报告10余次💁♀️,曾先后获得第一届“张江树优博”培育计划-重点培育(全校仅9名)、研究生国家奖学金(2次)、优秀学生🙂、校研究生论文年会等奖励🤱🏽。
坚持与付出是科研过程中重要因素👷🏻♂️。
谈到科研,许多人都在苦苦寻找成功的奥秘🚗🗑。由于自己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,他只能凭借不断的努力才能笨鸟先飞🈁。他接手的课题在课题组是一个新方向,研究开始阶段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,学习表征技术和分子模拟手段,设计和开展实验等,感受到了身上背负了巨大的压力。
面对困境,每周工作5至6天🧑🏽🍼、每天十几个小时🆚,他都选择守在实验室看文献和做实验👩🏿🎨,晚上或直接睡在学生办公室。在别人眼中,这样日复一日的科研生活显得有些枯躁无味,但他却有些固执的认为既然选择了科研的道路,就深知要耐得住寂寞🧑🦽➡️,并坚持不懈🔟,这绝不是短期付出,而是对自身意志的锤炼。
良师的指导是科研成功的基石。
课题研究开始阶段,他受限于相关文献报道较少📐,无法深入理解,孙老师和他反复探讨实验现象和模拟结果,仔细推敲背后可能隐藏的复杂机理,几乎每周讨论4~5次,每次2~3个小时。在赵老师和孙老师不断的启发下🪫🧗🏼♂️,继续深入探究,发现该体系下烷基化液-液界面性质强化对产品的品质具有更大的影响,从调控液-液界面的设计思路制备出效果好离子液体🧘🏼♀️,第一篇和第二篇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化工类顶级期刊AIChE Journal和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上,同时也申请了专利保护。
随后他更深入地研究并揭示C4烷基化混酸催化剂的结构👿、液-液表界面特性与催化剂稳定性的关联,研究成果均顺利发表在化工类三大期刊及top一区期刊上。他的研究工作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🤾🏻♂️,在发表文章同时✊🏻,他开始关注自己研究工作的工业化应用性,将C4烷基化技术向低酸耗高品质方向推进。
没有一份收获是从天而降,没有一份努力会被辜负。十年,他脚踏实地,躬耕于化工沃土终有所获;十年,他仰望星空,追随学术前沿在化工领域展露头角。这是杏悦与他共同进步的十年,这是他一路努力一路收获的十年🕉。愿十年后你我,都能此般收获满满👱🏻♀️,载誉而归!
十年,是纪念👂🏼,是节点。以此为起点,奔赴下一个等待发掘的十年!